深圳加快智能產業布局。
“五一”假期前,位于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檳榔道上的國際量子研究中心內,來自海內外的近百名科研人員仍埋頭于量子材料、量子計算、量子精密測量等領域的科研攻關。這棟由倉儲大樓改造而成的8層高建筑,已儼然成為我國量子科研領域的重要策源地。
截至去年底,入駐研究中心的深圳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已申請國內外專利20余項,發表科學文章420余篇,獨立承擔國家/省市級科研項目50余項。
量子科技,這個充滿未來感的詞語在深圳市第七次黨代會報告被提及。報告提出,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新動能,實施“未來產業引領”計劃,前瞻布局人工智能、6G、量子科技、深海深空、無人駕駛、智能網聯汽車等前沿領域。
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方興未艾,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實施“未來產業引領”計劃,吹響了深圳爭當產業高質量發展先行示范者的號角。
新興產業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近四成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深圳確立并重點發展高新技術、金融、物流、文化四大支柱產業。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后,深圳開始謀劃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次年率先推出互聯網、生物醫藥、新能源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2011年后,文化創意、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產業被納入,形成了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陣形。為搶占未來科技競爭制高點,2013年起,深圳又陸續將生命健康、海洋經濟、航空航天,以及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能裝備等列為重點發展的未來產業。
同時,深圳還設立了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專項扶持資金,助力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
2018年,深圳對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按照新口徑進行整合,重新確立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綠色低碳、生物醫藥、數字經濟、新材料、海洋經濟等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統計口徑中不再提及未來產業。
據統計,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從2010年的2760.4億元增長至2015年的7003.5億元,年均增速達17.4%。
2020年,面對嚴峻復雜的發展環境和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合計10272.72億元,比上年增長3.1%,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37.1%。今年一季度,深圳戰略新興產業保持了健康發展態勢。
著眼未來擘畫經濟增長新引擎
踏上“十四五”新征程,需要在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基礎上,前瞻謀劃未來產業。深圳提出實施“未來產業引領”計劃,意味著要在相關領域組織實施未來產業孵化與加速計劃,加強前沿技術多路徑探索、交叉融合和顛覆性技術供給,打造未來技術應用場景。
未來產業的提出并非空穴來風,它們都是深圳基于雄厚的技術、產業基礎上,對前沿技術創新趨勢的科學預判后得出的,是為深圳這趟發展列車添加新引擎的重要后備力量。
以6G為例,就是深圳在建設“5G之城”的基礎上做出的選擇。早在去年8月,深圳就率先實現5G獨立組網全覆蓋,取得5G基站密度國內第一、5G標準必要專利總量全球領先等多項殊榮。而華為、中興等科技龍頭企業也早已啟動了6G相關技術的研發工作。
此外,“未來產業引領”計劃中提到的“深海深空”也已經在深圳有所布局。
其中,深圳海洋經濟產業去年實現增加值427.76億元,同比增長2.4%。深圳正在全面加速“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重點發展海洋電子信息、海洋高端裝備研發、海洋現代服務業、海洋生態環保、海洋新能源為主的產業集群。在航空電子、無人機、衛星導航應用、微小衛星等航空航天細分領域,深圳也涌現出了深南電路、大疆創新、中科遙感、深圳東方紅、亞太星通等一批知名企業。
與此同時,作為第四次技術革命中的重要技術,人工智能也在深圳茁壯成長。目前,深圳人工智能產業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涵蓋基礎層、技術層和應用層三個環節。從企業數量、人才數量、國際級載體等方面統計,深圳人工智能綜合實力位居全國主要城市前列。
政策助力以創新謀未來
4月21日,深圳元戎啟行科技有限公司獲得深圳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聯席工作小組發出的《智能網聯汽車應用示范通知書》,成為首家能夠在深圳開展自動駕駛載人應用示范的企業。根據規劃,元戎啟行今年年中時將在深圳市中心向公眾開放自動駕駛出行服務。
作為深圳“未來產業引領”計劃中布局的前沿領域,無人駕駛、智能網聯汽車是新基建重要應用之一,它是汽車、電子、信息通信、交通運輸、人工智能等行業深度融合發展的新興業態,亦是當前全球汽車產業技術變革和電子信息產業升級的重要突破口和著力點。
深圳市發改委去年5月發布了《支持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若干措施》,從增強技術自主創新能力、構建協同共享發展生態、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支持網聯汽車產業發展。
今年3月,《深圳經濟特區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在深圳市人大常委會網站公開征求意見,擬進一步放寬自動駕駛道路測試和示范應用相關條件。
據統計,深圳共有約800家自動駕駛相關企業,占全國20%。隨著法規和政策的不斷細化和完善,包括自動駕駛在內的未來產業有望加速轉化成深圳經濟增長新引擎的步伐。
以創新謀未來,需著眼于搶占未來產業發展先機,培育先導性和支柱性產業,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化、集群化、生態化發展。深圳實施“未來產業引領”計劃,這是正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深圳加快打造高質量發展高地的必然之舉。
深圳商報首席記者王海榮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