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豐明(左)、張帆(右)接受深圳商報記者(中)專訪。
“景田站——蓮花西站——福田站——市民中心站——崗廈北站”,記者乘坐深圳地鐵2號線,列車在每一站都十分精準地???、發車,僅花8分鐘,就從深圳商報社到了位于國際創新中心的科安達總部,對科安達董事長郭豐明、總裁張帆夫婦進行專訪。2019年6月科安達被工信部評為第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這標志著科安達成為了計軸系統和防雷系統兩個領域的“隱形冠軍”;2019年12月科安達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
占據國內地鐵計軸領域六成市場份額
記者乘坐的深圳地鐵2號線正是全國第一條使用科安達計軸系統的地鐵??瓢策_總裁張帆回憶:“我記得是2009年年底的某一天,那天晚上我自己是去2號線起點站赤灣站值守,那時候赤灣站周邊非常的荒涼,前不著村,后不著店,但是這班地鐵發車后就意味著深圳地鐵開啟了計軸時代?!笨瓢策_的計軸系統是地鐵列車控制系統的組成部分,列車信號控制系統決定了城市地鐵運營及列車的速度,并且保證了列車的安全。
“計軸系統”對于普通人很陌生,計軸系統就是通過比較進入和駛離軌道區段兩端計軸點的列車軸數,來完成軌道區段空閑與占用狀態自動檢查,為信號控制系統提供列車位置信息。張帆對記者介紹:“用通俗的語言來說,我們把地鐵軌道分成了若干個區段,一列車的距離為一個最小的區段,在這人為分的區段的開頭和結束的地方,安上車輪傳感器,這樣在進的地方來數進了多少個車輪,在出的那端數出了多少個車輪,這樣來判斷在這個區間里面有沒有車的占用,還是空閑,這個區段的大小實際分得越密,列車可以行駛得更快?!?/p>
目前全國有38個城市開通了地鐵,科安達在全國34個城市設立了辦事處,占據了地鐵計軸領域大概60%的市場份額。目前科安達的計軸系統已經走出國門,被歐洲、非洲的多個“一帶一路”國家所應用。
從華強北走出來的上市公司
“科安達”顧名思義有“科學、安全、到達”的涵義,正好和公司的主營業務十分契合。實際上,科安達是一家發家于“中國電子產品第一街”華強北的公司,1998年科安達剛剛創建的時候,是一家做通訊產品的小公司??瓢策_董事長郭豐明坦言,他大學學的是無線電工程專業,1998年時與自己的太太、妹妹等家人一起創業,他們通過代理銷售通訊規程測試儀給銀行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從華強北一家銷售通訊產品的小公司,用23年的時間,發展為軌道交通領域的上市公司,背后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小故事。張帆介紹,他們公司在賣通訊規程測試儀時,承諾給銀行提供服務。當時銀行遇到一個聯網的困難,科安達用了三個月的時間解決了這個問題。當時銀行的領導說:“你們付出的人工費用比賣的設備要貴得多,不如你提個價?!睆埛敃r回答說:“我們已經是最高價在賣了,我們不能提價,我們既然承諾了服務,我們就會服務?!?/p>
結果短短兩個月后,一個巨大的機會來了。那家銀行再次找到了郭豐明、張帆夫婦,銀行領導問他們是否懂得防雷,因為銀行在普及計算機通訊設備后,其微電子設備經常遭遇雷擊。當時國內沒有人懂得這一領域的防雷技術,郭氏夫婦當即買機票去了歐洲、美國,去了很多防雷企業參觀、學習,然后根據我國銀行業網絡設備的特點,做出了第一個整體防雷方案。從此,這家銀行解決了防雷問題,隨后其他銀行,以及電信運營商相關訂單紛至沓來。
做“智慧鐵路”領域“特斯拉”
科安達在鐵道防雷領域取得突破后,又在軌道計軸領域成為了行業隱形冠軍。郭豐明表示,科安達今后不會由“小巨人”變成“大巨人”,而是由一個“小巨人”變成N個“小巨人”。郭豐明透露,未來5到10年,科安達將繼續圍繞軌道交通提供產品、技術和解決方案,進行“1+2+N”產品戰略布局,其中“1”代表立足軌道交通,“2”代表目前的主營產品防雷系統和計軸系統,“N”代表未來在“智慧鐵路”領域的新增產品,包括智能監測診斷系統、道岔融雪系統、系統集成服務、網絡信息安全服務、雜散電流監測與防護系統等。
據介紹,未來科安達智慧鐵路技術對于鐵路運維系統將產生顛覆性影響,大幅減輕鐵路技術維修人員的工作量和工作強度,降低鐵路系統的運維成本,讓行車更安全、更便捷。張帆透露,科安達在智慧鐵路領域已經研發了7年時間,前面5年,受制于存儲、運算能力、傳輸技術的限制,沒有取得突破。剛巧這兩年國內外云存儲、云計算、5G,還有AI技術迅速發展,讓科安達的“智慧鐵路”項目不斷取得技術突破。張帆介紹:“智慧鐵路是在我們原有產品的一個迭代產品,我們在以前防雷分線柜的基礎上迭代為監測型防雷分線柜,對鐵路的運維情況可以進行一個智能診斷,目前已經在廣東部分站點投入試點?!?/p>
目前特斯拉在汽車無人駕駛領域是全球領軍企業。記者問到科安達今后會不會成為軌道交通領域無人駕駛的特斯拉時,張帆表示:“我們會做所有的特斯拉無人駕駛的基礎技術,每一項我們都把它做全。智慧鐵路,以及無人駕駛鐵路需要的每一項技術,我們都把它做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