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深圳人民銀行發布年度成績單,深圳金融業表現亮眼。2020年在穩健的貨幣政策下,深圳人民銀行聚焦雙區建設不斷深化金融改革開放,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全面做好金融服務和管理,為深圳經濟金融創新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金融支持和服務。2020年末,深圳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101897.31億元,比年初增加17954.86億元,同比增長21.4%;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68020.54億元,比年初增加8559.15億元,同比增長14.4%。
發揮貨幣政策作用
“精準滴灌”小微企業
深圳小微企業數量眾多,且主要集中在社區、園區。2020年,深圳人民銀行聯合各區,組織商業銀行在全國首創“深入社區政銀企對接”工作,帶領全市29家銀行,深入74個街道、667個社區和66個產業園區。截至2020年末,深入社區政銀企走訪34306家企業,推動5714家企業獲得授信167.24億元。
在疫情影響期間,精準高效對接3000億專項再貸款,支持疫情重點保障企業增產增供成效顯著。截至2020年末,深圳86家防疫重點企業獲優惠利率貸款47億元,加權平均利率2.18%;與此同時,深圳人民銀行充分發揮支小再貸款和再貼現精準滴灌作用,2020年共向12家地方法人銀行發放支小再貸款92.09億元,撬動銀行向3萬余戶小微和民營企業發放低利率貸款197.25億元。
針對小微企業缺乏押品的痛點和困難企業到期還款壓力,深圳人民銀行鼓勵銀行機構對普惠小微企業貸款應延盡延。2020年6-12月,轄內中資銀行金融機構共支持了76074家企業1005.94億元到期貸款本金延期。此外,還引導銀行加大普惠小微信用貸款發放,傾斜資源配置。2020年轄內中資銀行累計發放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3319億元,其中8-11月地方法人銀行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發放占普惠小微企業貸款發放比例位居全國第一。
拓寬企業融資渠道
打造金融科技高地
自2020年2月起,深圳新發放貸款全面參考LPR,發揮LPR定價參考作用,顯著降低企業融資成本。2020年,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同比下降57個基點,為企業節約融資成本171.44億元。
在降成本的同時,深圳人民銀行也在積極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充分發揮金融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功能。2020年,深圳推動“抗疫”債發行刷新九項全國第一,對募集資金用于疫情防控相關領域的債務融資工具建立承銷、發行服務綠色快速通道。2020年,轄內債務融資工具累計發行3574.06億元,同比增長56.74%,其中10家企業共發行16只“抗疫”債,累計募集資金128億元。
在助力深圳打造金融科技高地方面,2020年國家六部委“金融科技應用試點”在深圳落地。目前,29個金融科技創新應用試點項目已全部上線運行。
提升跨境結算便利化水平
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2020年,深圳貿易外匯收支和跨境結算便利化水平不斷提升。在全市開展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及跨境人民幣結算高水平便利化試點,試點企業無需事前向銀行逐筆提供真實性證明材料,大幅提高資金結算效率。其中包括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范圍由貨物貿易擴展至服務貿易。截至2020年末,累計辦理業務144億美元。
在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方面,深圳人民銀行為市場主體打通本外幣結算渠道,提升結售匯便利化服務水平,率先推出多個全國首創。2020年,深圳在全國率先開展銀行憑交易信息辦理跨境電商業務,截至2020年末,共服務2400多家商戶,跨境收款總額約2600萬美元;全國首創“銀行+外綜服企業”出口收匯合作模式,推動銀行支持外綜服企業代辦跨境電商出口收匯,2020年8-12月,該模式辦理跨境電商出口收款約4億美元,企業到賬平均時間縮減3-5個工作日。
在持續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方面取得新成效,人民幣跨境使用創歷史新高。2020年,深圳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合計約2.46萬億元,同比增長46%,創歷史新高,其中深港兩地跨境本外幣收支中人民幣占比已超過50%,人民幣已成為深港間第一大跨境支付貨幣。(記者鄒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