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市建設大灣區免稅城、建設大灣區國際化自動駕駛測試基地、打造具有世界級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體系、九年義務教育要向“兩頭延伸”……
審查和批準“十四五”規劃是人大的一項法定職權。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駱文智要求我市各級人大代表行動起來,為發展大局計、為民生福祉謀,為深圳新時期改革發展積極建言。我市各級人大代表紛紛響應市人大常委會的倡議,立足實際崗位、走進基層一線,積極參與調研視察、執法檢查、意見征集等活動,從產業發展到民計民生,來自各行各業的代表們為“十四五”規劃獻上了“金點子”,為深圳的未來發展勾畫最美藍圖。
??產業:
率先建成全球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標桿城市
市人大代表賈興東認為,“十四五”時期深圳肩負“雙區”建設重大使命,要率先建成產業鏈治理高效、價值鏈位勢高端、供應鏈安全穩定的全球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標桿城市,為國家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制造強國建設提供堅實支撐。在這個過程中,應把發展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擺在突出重要的戰略位置,促進產業由物理性、空間性集聚向集群化發展升級,打造具有世界級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體系。
省人大代表王威表示,先進的生產制造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是支撐社會發展的核心基礎。建議深圳旗幟鮮明地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加快推進工業互聯網和制造業融合發展,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互聯網+區塊鏈技術、互聯網+供應鏈金融、互聯網+檢測服務等產業。同時,加快打造大灣區城市群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企業總部和科研創新部門留在深圳,生產制造部門分布在大灣區各城市,把大灣區的生產制造能力、生產物料、勞動人員等協同起來,帶領大灣區向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發展。
市人大代表聶國輝表示,在今年抗疫過程中,部分高端醫療器械在“最需要時最緊缺”?!笆奈濉逼陂g,要大力支持發展高端醫療器械配套基礎性、支撐性行業,科學完善高端醫療器械的應急儲備機制,加快前沿醫療設備在基層一線的普及應用。
市人大代表文煥認為,建設大灣區要做好“向?!蔽恼?,建議以前?!簌i共建國際游艇旅游自由港為基礎,出臺“國際游艇旅游自由港”配套支持政策。以游艇為切入口,推動粵港澳三地船舶及服務資質互認、標準對接和規則銜接。
??規劃:
在深圳火車站引入香港東鐵線
羅湖口岸是深港兩地啟用最久,也是最繁忙的口岸,半個多世紀來見證對外開放升級、粵港互聯互通。市人大代表陳家發說,目前羅湖口岸設施已經日漸老舊,而且“兩地兩檢”的方式也較為不便。建議在“十四五”期間,對深圳火車站和羅湖口岸整體提升改造,將香港東鐵北延至深圳火車站,在新羅湖口岸實行“一地兩檢”,打造國內首個深港直接連通換乘的地鐵車站。
市人大代表王希耘同樣關注口岸的規劃建設。他認為,深圳灣口岸旅客通關量近年來呈指數型增長,接駁口岸的地面交通提升空間有限,難以滿足大規模旅客出行需求。當前,我市其他3個主要口岸現狀或規劃均有2條以上軌道覆蓋,建議深圳灣口岸除目前在建的13號線外再增加至少一條軌道,可考慮引入穗莞深城際,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客運需求。
三亞國際免稅城大大提升了海南旅游的熱度,受到各地關注。市人大代表、羅湖區人大代表肖幼美建議,在羅湖人民南片區打造以大型免稅購物中心為核心載體,集文化旅游、時尚生活、科技體驗為一體的大灣區免稅城。在她看來,該免稅城應積極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免稅體系,并與前海、河套、沙頭角等地形成區域協同和政策疊加效應,輻射帶動大灣區旅游文化、酒店餐飲、休閑娛樂、跨境電商等高端服務業發展,實現產業和消費“雙升級”。
??民生:
教育醫療等投入要向原特區外傾斜
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是代表們建言的熱點。
市人大代表、福田區人大代表陳潔說,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基礎,如同高樓的地基,對于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深圳實現“學有優教”,首先就要大力推進公辦幼兒園、普惠幼兒園建設,加大對學前兒童的補貼力度,爭取“十四五”末實現適齡兒童免費入園。
房價高企,住房問題如何解決?市人大代表張學凡認為,“十四五”期間住房發展應遵循“保民生、穩房價、更宜居”思路,用足綜合改革試點方案舉措,補足居住用地供應短板,持續開展大規模公共住房建設行動,確保每年居住用地供應比例不低于建設用地供應的30%,公共住房用地供應比例不低于居住用地的55%,努力讓更多市民通過公共住房解決住房困難。特別是不能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市人大代表張育彪說,深圳特區一體化走過10個年頭,取得很大成績,但是“欠賬”仍然不少,且各區發展也不平衡。以教育為例,自己所在的龍崗區南灣街道學位供需矛盾突出,13所學??商峁┬∫粚W位2700多個,可總需求卻達4400多個,入讀率僅五成多。文體設施建設普遍不足,現有人均文體設施面積僅為1.15平方米,遠遠低于原關內其他街道。建議未來五年進一步提高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教育、醫療、文化設施等投入要繼續加大向原特區外的傾斜力度,推動深圳各區域協調均衡發展,不斷提高市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法治:
加快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立法
今天,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運用已深入市民生活。南山區人大代表朱志晟說,與新技術的迅猛發展相比,相關領域的立法相對滯后,個人信息沒有得到充分保護。建議運用特區立法權,就人工智能、大數據立法,明確公民個人信息的使用范圍,確立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技術的合理使用原則,阻止企業非法、過度利用人工智能及大數據技術收集、分析、共享公民個人信息,禁止企業利用優勢地位和格式條款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權益。
隨著經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迅速崛起,讓反壟斷執法面臨許多新的課題和挑戰。市人大代表郭麗認為,深圳市場化程度高,又擁有特區立法權,應該將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相關地方立法提上日程,在互聯網時代以負面清單式的法規約束平臺企業、集團企業,對于特區轄區內的壟斷行為和不正當競爭行為依法查處,營造公平競爭的良好環境,更多激發中小企業的創新活力,增強深圳持續發展的動力。
市人大代表劉曉春建議,以剛剛通過的《深圳國際仲裁院條例》為契機,以經濟特區國際仲裁機構為基礎,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仲裁中心,提高大灣區仲裁的國際競爭力,也為完善我國商事仲裁制度進行探索。
■ 深圳特區報記者李舒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