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周五之夜,在深圳的古典樂迷們心里是有所期待的。因為他們可以推掉應酬和加班,買票,走進深圳音樂廳,聆聽一場由深圳交響樂團帶來的演出,愉快開啟周末。然而,受疫情影響,這樣的儀式感已經缺失了好久。
在沉寂半年之后,7月3日晚,深圳交響樂團終于在深圳音樂廳完成了闊別已久的公開售票演出——深圳交響樂團2019/2020音樂季一帶經典系列之“青春綻放”音樂會。這場演出,讓愛樂者們心中百感交集。在文化單位工作的丁先生觀演后難掩激動,在朋友圈寫起了“小作文”,作為愛樂者,他清楚地記得自己有多久沒在現場看一場演出:“差10天整整6個月時間!對樂迷和熱情觀眾來說,這無異于是打破了生活的平衡……即便在過去的6個月,大家有機會看到各種國際天團的免費線上演出資源,但相比現場感受與聆聽,絕對是隔靴搔癢,根本不過癮?!?/p>
這場疫情,打破了演出行業的所有計劃。
自1月22日全國演出場所全部停演以來,國內演出行業全產業鏈停擺近半年之久。
自5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管理司第一版《劇院等演出場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發布,限流30%的前提下,全國劇場劇院單位有序復工便拉開帷幕。
時隔月余,劇場復工指導意見第二版出臺,謹慎起步、防護周全,盡最大可能讓劇場慢慢回歸到正常生活之中。
如今,深圳品牌公益演出已回歸日常,商業演出逐步試水,深圳演藝界的這場“破冰行動”是如何展開的?記者從多位本土業內人士口中得到了一個普遍的聲音:市場恢復生機尚待時日,但演藝界仍積極探索,有物可做。
1
記者觀察到,深圳演藝界的這條復演之路,從線上走到線下,形成了多渠道的同頻共振。
作為深圳三大國有文藝院團之一的深圳交響樂團,在疫情之初就快速轉場線上。
2月14日情人節這一天,深圳交響樂團“空中音樂會”正式上線喜馬拉雅APP。每周五晚,聽眾只需登錄喜馬拉雅,搜索“空中音樂會”專區,即可免費收看、收聽音樂會的音頻視頻。音樂會精選出深交既往演出中的英雄主題作品,為抗疫加油。如貝多芬《第三交響曲》、肖斯塔科維奇《第五交響曲》、理查·施特勞斯《英雄生涯》、布魯克納《第七交響曲》等,歌頌英雄并提醒人們銘記歷史,不忘初心,奮戰在抗疫一線的英雄們鼓與呼。
有人會問,空中音樂會人氣能有多高?記者留意了一下,一個星期不到,線上收聽量就突破了100萬!
4月初,隨著疫情防控的向好,在繼續“空中音樂會”的同時,深交的藝術家們走進音樂廳,開始了2019/2020音樂季的無觀眾排演,樂迷則可通過騰訊藝術頻道線上免費欣賞新鮮的演出內容。
7月3日晚,“青春綻放”音樂會開啟疫情后的首次商演?,F任中央民族樂團常任指揮、澳門中樂團音樂總監的中國著名指揮家劉沙,攜手從深圳走向世界舞臺的杰出鋼琴家袁芳,與深交合作演奏貝多芬《第四交響曲》,和充滿青春活力的普羅科菲耶夫《第七交響曲》。接下來,7月10日、17日,深交音樂季的周五之約,終于一如往常。
在那些沒有演出的日子里,演出場館還能做點啥?作為代表之一的深圳音樂廳,也沒閑著。記者發現,深圳音樂廳在微信公眾號發起了多項主題活動,特別是面向全網召集的“家庭音樂會”,挖出了不少民間音樂家。他們中的優秀投稿者,已經受邀從線上來到線下,登上了深圳音樂廳“音樂下午茶”公益演出的舞臺?!安豢赐陡宀恢?,深圳市民真是臥虎藏龍!”在深圳音樂廳工作的小蘇感慨連連,原來高手還是在民間!
2
“一切盡在30%”,兩個月前,深圳市演出有限公司演出部負責人李女士一語道出行業之難,“劇院等演出場所觀眾人數不得超過劇場座位數的30%”的硬性要求,讓她這樣的從業者感到為難,如今,這條紅線仍舊讓他們頭大。不開無疑是煎熬,但開了門,也未必如想象般美好。限流開放既破除了疫情中的行業“沉睡魔咒”,卻也讓主營商業演出的演出公司難以收回成本。因此,公益性演出成為了深圳演藝率先試水的項目。
除了深圳音樂廳“美麗星期天”“音樂下午茶”這樣得到深圳市宣傳文化事業發展專項基金資助的公益演出項目之外。已經有153天沒有和觀眾見面的深圳保利劇院,也在6月20日恢復了疫情后的首場線下公益演出——第171期“南山保利藝術堂”《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音樂會。演出的門票在一分鐘之內就被搶空,當晚演出前一個小時,就已有不少觀眾在劇院門口等候進場,看得出大家對劇院疫情過后的首場演出充滿了期待。
不僅如此,主營文化藝術演出、商業性演出經紀業務的深圳市演出有限公司(后簡稱“深演”)也轉而開拓線上及線下的公益演出項目。
比如,今年是中意建交50周年,深演兩大品牌演出項目“深圳少兒藝術季”“中外藝術精品演出季”原本邀請了眾多意大利院團來深舉行高端商演,如今受全球疫情影響而擱淺,公司正與意大利團方推進線上公益演出合作,將完全以福利形式奉獻給廣大市民。同時,受上海新天地表演藝術節啟發,深演正策劃接下來“更國際范,更具創意性的藝術活動”。
不同于演出團體或劇場,深演這樣的演出經紀公司在承接一檔商業演出項目時,往往要承擔更大的成本和風險,然而,深演總經理徐鈺認為:“先做起來!國企在關鍵時刻要有擔當,如果完全從市場角度考慮,今年就做不了任何行動了?!弊龉?,也是為之后快速開展商演做好鋪墊,因為現場演出的沉浸感和參與感無法替代。一旦商演限制被放開,深演將會針對暑期檔迅速推出演出計劃。
在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的統計中,因疫情緣故全國退票已超過300萬張,還有一些已售票以演出延期的形式處置。今年,深圳市演出有限公司的重頭項目之一,是由陳佩斯執導、其子陳大愚挑大梁的經典結構喜劇《陽臺》。據介紹,該劇去年底開票以來,票房成績不錯,但如今距公演日期尚早,徐鈺說:“目前已售出的票一張沒退?!鄙钲诘挠^眾們,在觀望、有期待。
3
對于深圳的年輕觀眾來說,深圳本土青年劇團“爪馬戲劇“是個充滿活力的招牌。元旦期間,他們便公布了今年的重頭戲——舞臺劇《惡作劇之吻》的國內巡演。如果不是疫情的緣故,深圳的觀眾早在3月底就已經看過這部高甜經典漫改劇了。爪馬戲劇負責人王少偉說:“我們取消了原定3到5月的所有演出,當時很多觀眾不愿意退票,怕到時候買不到票?!比欢?,他透露一旦條件允許,《惡作劇之吻》仍是今年的主推戲劇。并寄望該劇能在下半年與觀眾見面,成為深圳乃至全國的一部亮眼舞臺劇作品。
疫情期間,常擔任劇目制作人的王少偉做起了編劇,受廣東省藝術研究院的邀請,他創作完成了一部名為《我看見逆行者》的戲劇劇本,講述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基層工作者的故事。除此之外,今年爪馬戲劇還計劃將原創現實主義題材戲劇《時代糖廠》搬上舞臺。疫情阻擋了線下演出的腳步,卻給了爪馬這樣的戲劇團體“修煉內功”的時間,展現出了創作的活力與熱情。
4
“不確定性”,是疫情對演出行業帶來的另一重影響。疫情在全球范圍內發展,這使得今年的涉外線下演出項目難以開展。然而,原定的外國院團演出項目,大多被替換成了本土藝術院團,這反而給了國內的藝術家們更多的展示機會。
對此,著名青年鋼琴家袁芳深有體會。自演出逐步開放以來,她已經陸續收到國內眾多院團和經紀公司拋來的橄欖枝。6月27號,她剛剛完成了與青島交響樂團合作,7月3日,她與老朋友深交合作,共同重啟深圳音樂商演。暑期,她還將登上深圳音樂廳“美麗星期天”,與樂迷分享曼妙琴音……袁芳曾與國內外眾多名團合作,但最近的國內演出邀約數量還是讓她不禁感嘆:“好似迎來了一個爆發期?!?/p>
不僅如此,袁芳還受邀開通了自己的抖音賬號,她即興彈奏的一曲二次元“神曲”《達拉崩吧》讓她在平臺上迅速“破圈”,帶來的驚喜讓她開始思考藝術與傳播之間的關系——“直播和多媒體渠道的加入,實際上能讓更多人看到舞臺上的藝術,長久來看,線上平臺會讓演藝行業更加強大”。
5
“演出行業恢復的另一個重要條件是觀眾有信心走進劇場。觀眾也需要引導與鼓勵?!鄙钛菘偨浝硇焘曁岢隽搜菟噺脱莸牧硪恢赜仓笜?。當觀眾認為封閉的劇場空間變得安全,才會認真考慮看演出這件事。
記者從7月3日的深交復演音樂會看到,此次售出的門票均改為實名認證。為防止手機掉落而產生的噪音,觀眾席的座椅內側新增了置物袋,足見細心。雖然受到疫情期間上座率30%的入場限制,但從另一重角度看,這反而篩選出了真正的愛樂之人。觀眾們努力維護著沒有一絲雜音的現場,得以讓這場鋼琴與樂隊細致對話的音樂會,呈現出了其應有的精致。
為保證安全的觀演環境,深圳音樂廳保持著高密度、常態化、全方位的衛生消殺工作。每場演出前,深圳音樂廳聘請專業消殺公司對場館進行徹底消毒,在每個出入口及檢票口放置了消毒地毯墊,并提供免洗洗手液、紙巾、一次性手套及口罩等防護物資,供有需要的市民取用。不僅如此,深圳音樂廳演奏大廳共有的1680個座位將實行對號入座、間隔就坐,嚴格將觀眾人數控制在座位總數的30%以內。音樂廳的通風系統也按照國家規定,只送新風,關閉回風,保證室內空氣流通健康。
6
誠然,舞臺演出作為相對傳統的行業,當前的困境仍舊是明顯而具體的。在疫情的沖擊下,劇場何時能恢復往日的熙熙攘攘?當大家都開辟了線上演藝渠道,又將如何從互聯網引流,進行收入轉化?這些,仍需時間摸索。
值得期待的是,深圳市委宣傳部正在積極研究推進對全市主要演藝場所的疫情停演補貼事宜,提振信心,助力其度過難關。深圳市宣傳文化事業發展專項基金正按照“基金補一點、商家讓一點、機構出一點、百姓多得點”的思路,策劃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動,并將聯合影院、劇院、演藝機構、展覽機構等更多的文化企業、文化場所,推出“惠賞演”、“惠看展”等文化惠民項目,給市民帶來更多更好的文化活動、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記者看到,深圳演藝的步履未曾停下,觀眾與從業者,都對未來充滿期待。
【撰文】張銳